中国融资租赁高管访谈活动由中国融资租赁(西湖)论坛主办,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融资租赁研究中心、融资租赁西湖论坛(南沙)研究院承办,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提供学术支持,旨在提升融资租赁行业影响力,帮助融资租赁行业人员直观体会专家、高管的鲜明观点,深入了解行业创新业务模式与发展趋势,为融资租赁公司提供指导和规划参考。


8月31日,公司总经理杨兆义先生接受了中国融资租赁(西湖)论坛的专访。 以下访谈全文来源于浙大融资租赁研究中心。

​ 
  8月31日下午,鑫联享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兆义先生接受了中国融资租赁(西湖)论坛的专访。鑫联享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全国首家专注于设备租赁和资产管理的物联网金融科技服务商。杨兆义总经理在本次访谈中详细的介绍了鑫联享科技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经营特色与优势。同时,分享自身在设备租赁、资产管理、中小微融资等租赁领域成功的经验。


01

  孙雨潇:请简单介绍下鑫联享的公司使命和经营模式是什么?

  杨兆义:鑫联享的公司使命是成就客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从中小微客户的需求出发,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客户最大的需求痛点。中小企业没有足够房产、土地抵押,银行无法为其提供所需资金,其他融资渠道相对较少,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变成了国家难题;另一方面,融资贵的量化指标是融资成本超过了企业的经营利润,很多行业的经营净利率10%左右,但小额贷款、民间借贷的成本却在15%以上,所以大部分企业不能采用这些方式融资,从而造成融资难的情况。

  然而,融资租赁方式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具有天然优势。鑫联享就是在用融资租赁的方法、物联网的手段、专有的模型技术、全寿命周期的管理,通过不断地业务与模式创新和实践,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这个国家难题,并把此作为公司的使命。

  鑫联享的经营模式是“租赁设备退出新模式”。首先,围绕回归租赁本源来讲,包括:回归融资又融物的本源,体现物权保障;回归资产属性本源,多做设备租赁;回归资产管理本源,强化租后管理;回归直租本源,多做直租业务;回归退出机制的本源,打通退出通道;回归服务实体经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回归租赁业的发展,与世界接轨。鑫联享的“租赁设备退出新模式”,加上自主研发的设备资产属性模型和专项风控模型,以及专有技术和设备物联网SaaS平台,是回归这7个租赁本源的终极解决方案。

  其次,鑫联享做的项目的特点:一是经过设备属性专项风控筛选;二是做的新设备直租;三是每台设备都加装物联网软硬件;四是24小时数据采集+季度数据分析报告;五是承租人全部是中小企业;六是单笔融资金额几十万至几百万。


02

  孙雨潇:鑫联享作为一家融资租赁金融科技服务商,在哪些领域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和其他公司有哪些不同?

  杨兆义:鑫联享专注于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这一个领域的融资租赁。检验检测的传统应用领域包括建筑、环境、食品、机动车等,新兴应用领域包括电子电器、材料测试、医学、软件等。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做融资租赁的好处包括设备科技含量高、通用性好,移动方便,有二手市场,有经营门槛,为知识密集型和弱周期性行业。存在的问题包括专业度要求高、项目小而分散、管理难度高;需要融资的客户年度收入较低,资产实力薄弱;仪器维修难,工程师培养难,进口采购周期长。

  鑫联享作为一家专业化金融科技公司,也是专业第三方融资租赁资产管理和设备回收公司,公司的业务是与融资租赁公司及设备厂家合作,向融资租赁公司推荐项目、接受委托进行租赁资产的物联网管理、在项目出现风险时兜底回收设备。

鑫联享与其他公司的不同包含以下四点:

  第一,经营模式不同。鑫联享是设备融资租赁物联网金融科技服务商,首创“租赁设备退出新模式”,以自主研发的设备资产属性模型和专项风控模型为支撑,依托专有技术和设备物联网SaaS平台,致力于通过融资租赁创新成就客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通过物联网SaaS平台科技赋能,帮客户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多维度赋能客户、大幅提升客户体验。

  第二,经营领域不同。鑫联享专注于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领域,为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企业客户提供可靠、可信赖的融资创新产品以及仪器融资分期和仪器租赁服务。

  第三,专注度不同。鑫联享只做一个品类的设备,聚焦、聚集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条海量资源,用物联网和互联网科技的手段,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保证了公司的高品质、高效率、好服务、低成本运营。

  第四,风控技术不同。鑫联享创新模式是物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效结合,设备资产属性专项风控技术已经取得了国家的专有技术认证证书。

  经过三年的积淀,目前鑫联享已经聚集了检验检测领域80%以上的资源,产业链条已经打通,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两个闭环已经形成。


03

  孙雨潇:请杨总分享一下中小微企业的特征,鑫联享又是如何满足其需求?

  杨兆义:单从融资租赁业务的角度分析,中小微企业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是没有充足的土地、房产作为抵押物;第二是企业成立时间短、资本积累少、管理不健全、报表不规范;第三是企业寿命平均3年左右,融资坏账风险高;第四是企业数量多、单笔融资金额小,管理成本高。

  鑫联享始终坚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结合融资租赁和中小微企业的特征,不断探索与创新,已逐步研究出一套系统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第一,一个创新模式加多个创新产品。满足中小微企业客户需求。“租赁设备退出新模式”解决了租赁风险,突破了对中小微企业经营报表的依赖,所以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门槛大大降低,因此也便于融资租赁产品的创新,满足中小企业的更多需求。目前鑫联享的创新产品有:融资分期、免息分期、自有仪器融资、仪器租赁。

  第二,两个模型加数字化、区块链技术。两个模型形成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两个闭环,通过设备资产的流转很好地解决了租赁风险。数字化和区块链技术把设备运营数据变成了数据信息,并通过数据上云、上链,使数据更加公正、可信,被公众认可,同时也会被融资租赁公司认可。

  第三,一个设备物联网SaaS平台加独特的“一三”服务。鑫联享的租赁创新,加上核心技术、专业化管理和丰富的产业链条资源,能充分体现出租赁物权对于应收债权的担保和保障作用,使中小微企业不用额外提供房产、土地抵押,也不用追加担保公司担保,通过设备资产在鑫联享平台的快速流转,就可以有效消除风险。鑫联享独特的“一三服务、全‘鑫’体验”指的是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包括帮客户融资、帮客户管理资产、帮客户软件升级,同时对客户做出不额外抵押、不额外担保、出风险不诉讼的承诺,最后免费为客户提供管理系统、设备“保护伞”、全新体验等。

  以上这些很好地满足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中小微企业的需求。在鑫联享操作的实际业务中,有效降低融资门槛、视频尽调、特别垫支、流程简化、资料简化、低首付低月供、增值服务等差异化解决方案,大大满足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和个性化需求。


04

  孙雨潇:请杨总介绍一下鑫联享首创“租赁设备退出新模式”的特色与优势。

杨兆义:“租赁设备退出新模式”是真正体现融资租赁有别于银行信贷的特色所在,这个模式的特点包括四个维度全寿命周期管理,实现两个管理闭环。四个维度包括:设备本身、风控预设、过程管控、风险处置。两个管理闭环指的是资产管理闭环和风险管理闭环。

  该创新模式充分体现了融资租赁的设备资产属性,顺应了银保监会的监管要求和融资租赁行业的本源要求。同时,把风控前移,通过设备筛选从源头把控了风险,通过风控预设的首付款与期限的匹配,留足风险缓释区域,提前预防了风险的发生。最后强化了租后的资产数字化管理,及时获取公司真实运营情况,便于提前采取措施,并通过物联网SaaS平台赋能客户,提高了客户的还租能力。

  该模式最大的优势是通过资产数字化实现可信估值,从而促进了设备资产的快速流转,彻底消除了租赁风险;为融资租赁的市场化和业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条件。近年来,融资租赁业务模式创新的方向专注于灵活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的需求,如低首付甚至零首付款,非全额清偿,支付的租金更低,租赁到期:可留购、可退租、可续租,使客户的经营更加灵活。鑫联享的这个创新模式顺应了这些客户需求,为中国的融资租赁业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经营性租赁阶段创造了条件。鑫联享与上海云城租赁联合世界上最大的分析仪器生产制造商珀金埃尔默推出的“0首付、购新机”的创新产品,是该模式的一个真实应用案例,开创了中国融资租赁业模式创新的先河。


05

  孙雨潇:您对目前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杨兆义:近几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出现了几个明显的特征:

  第一,同质化竞争的加剧,包括租赁资产同质化、风控模型同质化、风险处置方式同质化。这些同质化不但是融资租赁间的同质化,而且与银行贷款也存在同质化。同质化竞争的结果是价格战或被迫降低准入门槛,在收入下降的同时反而加大了风险,这是不可持续的。

  第二,银保监会的统一监管。银保监会对融资租赁业统一监管后,出台了相对严格的监管政策,对融资租赁脱离本源的众多现象进行了规范要求,很多融资租赁公司不得不思考转型升级、回归租赁本源。

  第三,客户需求的变化。个别融资租赁公司的严格风控、强力催收、刚性诉讼,给客户带来非常不好的体验,客户越来越重视和追求灵活的解决方案和良好的客户体验。

  结合十多年的设备融资租赁经验和在国外融资租赁公司的工作经历,以及鑫联享三年的创新实践,我认为,融资租赁业要发展,业务模式一定要创新,租赁特色一定要体现,科技手段要逐步应用,多元化服务要逐步跟上。具体而言:

  第一,业务模式创新。模式创新最重要的是风控方式的创新,不能简单的把一切风险全部分散给他人,融资租赁公司要逐步学会承担风险,主要是指设备残值风险,这是融资租赁创新的根本。

  第二,要体现租赁特色。“融资租赁”是四个字,之所以有“租赁”这两个字,是因为融资租赁公司拥有物权这一特征,同时也是租赁物可以返还这一特点,租赁物完全不能返还的业务模式就没必要出现“租赁”这两个字。

  第三,科技手段的应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科技手段和技术有利于对租赁物的管控和项目的管理,有利于资产估值、缓释风险、赋能客户、健康发展。

  第四,提供多元化服务。多元化服务的前提是融资租赁公司愿意承担更多责任,而不仅仅是融资这一项功能。从国外发展经验看,与融资租赁相关的设备维保、配件/耗材供应、设备共享、二手交易等,这些服务融资租赁公司都可以逐步提供。

  另外,客户的需求在变化,由获得拥有权到享受使用权的转变,由购买到租赁的转变,这给融资租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想象空间。最后,建议关注设备国产化即国产替代。国家引进先进设备的目的是学习,不是依赖。美国在产品和技术上的卡脖子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国产替代是目标,国产替代要加速。通过我国工程机械的国产替代成功经验表明,其他领域的国产化替代也一定能实现。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国产化特别需要融资租赁业的大力支持,这也是融资租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期待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未来,在充分发挥融资功能的同时,更多地发挥租赁的功能,并结合业务,持续创新,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提升客户体验。承担起服务实体经济的责任,承担起服务中小微的目标,担当起助力国产替代的国家战略赋予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