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有一句话:“融资租赁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具有天然优势”。

这个天然优势指的是租赁期间出租人拥有租赁物所有权,当企业出现还款风险时,出租人有权回收租赁物并处置变现,以降低资产损失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融资租赁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利好广大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图 | 杨兆义

当一些大型金租公司开始涉水中小微企业业务,标志着融资租赁行业逐步回归本源。

但真正的租赁本源不是以类信贷的方式涉水中小微业务,而是回归标的物的设备资产属性。以类信贷方式涉水中小微业务只是单纯地增加了金融风险,是不可取的,回归设备租赁才是真正的回归租赁本源。

在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风险点:

租赁物的处置变现是融资租赁过程中的最大挑战,通常需要委托专业的第三方公司才能实现高价、快速处置(变现)。

除此以外,融资租赁业务过程中,还可能面临民营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及其他资料的真实性风险;租赁物存在瑕疵或资产流动性不强;市场化竞争风险和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租赁资产技术过时及贬值的风险;租赁物不能及时变现和变现价值低等诸多风险。

杨兆义认为,“公益性资产不适合做融资租赁物,政信类项目融资体现不出融资租赁的特色,应该交给银行去做。”此外,在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时,还应注意遵循国家相关政策与法规。

跨区经营增加了操作和管理成本,不允许类信贷回租业务的跨区经营是从国家整体层面出发,降低成本。而直租业务涉及的厂家设备大多在全国范围内销售,融资租赁也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提供支持,在有厂家或代理渠道推荐客户和承担租后管理的前提下,融资租赁公司的操作成本和管理成本没有增加,所以应该允许跨区经营。

关于是否允许跨区经营融资租赁业务,杨兆义认为:

1.直租业务是标准的设备融资租赁业务,只要体现了融资租赁的差异化和本源特色,对于直租业务,无论是否跨区经营,国家都应该支持和鼓励;

2.各大银行在全国各地基本都设有分支机构,能够将服务覆盖至全国;而融资租赁公司大部分没有异地机构,不得跨区经营限制了融资租赁公司充分参与市场化竞争;

3.融资租赁的特色是设备属性,设备遍布全国,要打通设备资产管理和退出通道,不得跨区经营会限制融资租赁公司的发展。

政策引导融资租赁回归租赁本源的目的是要避免融资租赁与银行信贷的同质化竞争,回归租赁本源是政策要求,也是市场化竞争的必然结果。融资租赁公司应该深刻理解国家政策,并主动拥抱政策,充分发挥融资租赁对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支持的天然优势。